2017年09月09日 蘋果日報
這次內閣改組再度暴露總統、行政院長權責不清問題,蔡英文甚至「撈過界」親自處理部會副首長級人事。要解決雙首長制憲政亂象,唯有修憲才能治本。蔡英文與民進黨應把修憲視為重要歷史任務,才能打造權責相符的進步政府。
1996年總統直選、1997年修憲取消行政院長同意權以來,《中華民國憲法》的雙首長制設計就急速向總統制傾斜。政治學理上,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固然各有優劣,沒有絕對好壞,但回歸一人一票選出總統、行政院長卻沒民意基礎的現實,雙首長制在台灣早就左支右絀、搖搖欲墜。
總統親自喬次長
以此波「林下賴上」內閣改組而言,林全明明是《憲法》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首長,在沒有明顯過錯或必須為重大事件承擔責任的情況下,竟是以「為利總統人力布局之需要」為由請辭求去,這種行政院長未免也做小了,難怪會被長期視為「總統幕僚長」而已。
再來看蔡英文出手喬人事。依總統職權,外交、國防、兩岸人事歸總統,這部分沒有爭議,總統對其他政務官的任命有影響力,也符合政治現實,但總統竟然親自挽留表達辭意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還把龔明鑫喬去當經濟部次長,這也太不把行政院長放在眼裡了。
總統不是不能留人,但要嘛請當時的行政院長協調,林全總要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要嘛請新任行政院長出面,賴清德「自己的內閣自己喬」,怎麼會是總統代替行政院長來安排副首長級人事?照這樣下去,是不是以後各部會副首長也都不必向行政院長負責,只要直接向總統報告就可以?
雙首長制回不去
然而,若從總統角度來看,歷經數次總統直選後,台灣選民對總統的要求與期待不斷高漲,大小事情都要總統出面與負責。既然所有批評都直接指向總統,所有責任也都要求總統扛下,總統出面安排人事以貫徹自己的施政理念,豈不是剛好而已?
也就是說,我們的雙首長制已經「回不去了」,不論總統是不是自我約束、克制權力,選民期待、政治現實都是朝向總統制狂奔而去。只要制度不改,不必向國會負責的總統,仍然會擁有最大權力而不受監督;而必須向國會負責的行政院長,也仍然會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細漢的」。
憲改對歷史負責
真正的憲政改革,是要讓總統擁有直接指揮各部會的權力,不必躲在行政院長背後當影武者,同時讓總統直接向國會負責、接受立委的直接監督,不要再讓行政院長當擋箭牌或替死鬼。
完全執政的蔡英文與民進黨若要向歷史負責,就應勇敢承擔修憲使命。從現在的「蔡賴體制」開始規劃、推動修憲工程,以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為修憲目標,這才是真正可長可久的治本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