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也談去中國化

也談去中國化
2017-09-15 16:52  民報


李宗穎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經濟學博士,旅美二十多年,曾任軟體工程師,在美國和台灣的金融業服務達十五年,現在成功大學兼任。

最近高中教材中文文言文比例多寡,是否從45%-55%降到30%,引發論戰。反對調降的理由主要是要維護中華文化、反對文化台獨等,但是要維護什麼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都是好的嗎?主張調降的理由多聚焦在文言文內涵封建、威權、反現代文明、不實用等,投票結果維持不變。圖/取自維基百科,Bjoertvedt
最近高中教材中文文言文比例多寡,是否從45%-55%降到30%,引發論戰。反對調降的理由主要是要維護中華文化、反對文化台獨等,但是要維護什麼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都是好的嗎?主張調降的理由多聚焦在文言文內涵封建、威權、反現代文明、不實用等,投票結果維持不變。圖/取自維基百科,Bjoertvedt
最近高中教材中文文言文比例多寡,是否從45%-55%降到30%,引發論戰。反對調降的理由主要是要維護中華文化、反對文化台獨等,但是要維護什麼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都是好的嗎?主張調降的理由多聚焦在文言文內涵封建、威權、反現代文明、不實用等,投票結果維持不變。

99日晚上的〈政經看民視〉,有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替文言文辯護,有趣的是,他並沒有用文言文辯護,而是用白話文替文言文辯護。讓人想起很久以前在美國的一個廣告,是威而鋼(Viagra)的廣告,由前共和黨參議員和總統候選人杜爾(Bob Dole)拍的,杜爾一再強調威而鋼多好用、多有效,不過一位朋友講到重點,如果威而鋼這麼有效,應該是杜爾夫人來現身說法才對。就溝通的功能而言,用文言文替文言文辯護,而且讓大家聽得懂,並同意,會比較有說服力,用白話文替文言文辯護,只是自曝文言文之短。

也有人說數學幾何三角函數未來也沒什麼用到,為何學校要教?事實上,理工科會用到,財經也用到(財務工程),而且比例也沒有到45%-55%這麼高吧?文言文呢?也有人說成語都是文言文,所以不學文言文,就不會成語。沒有白話文的成語嗎?果真如此嗎?「龍飛鳳舞」和「大喜過望」算不算成語?是不是文言文?有些成語的典故可以用白話文解釋,也可以用文言文解釋。古代因為用文言文寫作,讓大家有文言文就沒有成語的錯覺,而且文言文難學難懂,是獨裁統治者管制思想的絕佳利器。

文言文的定義是什麼?各學派定義可能不同,定義也不只一種,也可以定義為拐彎抹角難以理解的語文。語言文字的功能是什麼?溝通、儲存累積知識(Storage of Knowledge)、教育學習的工具、甚至可以是獨裁者洗腦的工具,世界上許多原住民(包括台灣)因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造成語言和文化傳統失傳,但是難以理解的語文會降低它的功能效益。語言文字主要功能另一個考量是表達的內容,內容教一些封建、盲目服從權威、沒有思辨能力、帶有種族、性別、宗教等各種歧視,符合教育的目的嗎?教育的目的是洗腦嗎?在獨裁國家是的,在自由民主的國家如台灣就不應該是。

中國國台辦指控台灣意圖降低文言文比例之舉是去中國化,正好證明台灣跟中國不一樣,許多東西原本不屬於台灣,是中國國民黨接管台灣後,在台灣實施殖民政策,強加在台灣的東西。要將蔣介石(又名石岡一郎)銅像移走也有人說是去中國化,好像跟中國有關的東西都不能變動,不管理由為何,否則就是去中國化,而去中國化就是大逆不道。政治大學校歌把吾黨和三民主義拿掉,算不算去中國化?

去中國化的前提是「中國化」,不然怎麼「去」?去除污垢的前提是有汙垢,不然要去什麼?而中國化的前提是原來不是中國或跟中國無關,才需要中國化,原本就是中國哪需要中國化,更不用擔心「去中國化」。日本在19世紀的明治維新是「西化」,或「西洋化」,所以被稱為「東洋」,若原本就是「洋」,那又何必洋化?豈非多此一舉?中國滿清末年甲午戰爭被維新後的日本打敗,也提倡洋化,引進外來的東西。所以中國國台辦的指控隱含著台灣原本就跟中國無關,也就是「一中一台」,台灣要肯定中國國台辦這一點認知,也希望能在這個認知為基礎上進行台灣和中國的友善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