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中科院長杲中興:執行國防自主 進軍國際市場

中科院長杲中興:執行國防自主 進軍國際市場
 2017-11-27記者蘇永耀、涂鉅旻、呂伊萱/專訪 自由時報

政府推動國防自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肩負重責。中科院院長杲中興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轉型後的中科院核心任務就是執行國防自主政策,推動將國防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並積極扮演系統整合的領航者角色,攜手帶領上、中、下游產業團隊進軍國際市場。

中科院院長杲中興強調,轉型後的中科院核心任務就是執行國防自主政策,推動將國防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記者呂伊萱攝)

問:蔡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國防自主的政策,中科院在國防自主扮演的角色與功能為何?

答:中科院自二○一四年轉型為行政法人,核心任務就是執行國防自主政策,以自主研發產製不受制於人的可恃戰力武器裝備,並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將國防科技研發成果產業化,扮演帶動國防產業與經濟成長的火車頭角色。

而國防自主也包括拓展軍民通用技術。國防工業技術如同一座金字塔,頂端是各種系統如相列雷達、天弓飛彈與雄風飛彈,民生的應用有限。再來是次系統,如導航系統陀螺儀,可應用在飛彈、飛機、汽車甚至手機。再下層的零組件,如控制系統中的高規格伺服閥、電腦晶片、渦輪葉片與發動機。最下層則是材料,可應用於基礎工業。

以研發雄三飛彈所開發的鈦合金技術為例,中科院移轉該技術給民間公司,他們拿去做高爾夫球頭,現在在全球市佔率很高。中科院的核心價值就是成為國防高科技的研發單位,並積極扮演系統整合的領航者角色,攜手帶領上中下游產業團隊進軍國際市場。

科技研發產業化 帶領系統整合
問:政府已啟動潛艦國造,中科院也承擔一定任務,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要如何達到預定目標?

答:海軍亟需籌獲新型潛艦,增加我制海防衛能力投射及反制能力。但目前國造面臨問題主要是維修料件的商源獲得不易或消失,且性能提升亦受制於國外輸出許可,這還待政府相關部門突破。此外,由於水下技術研發涉及耐壓水密及聲場環境,國內從事相關裝備或零組件研製的廠商屈指可數,且以往維修組件大部分來自國外原廠,亦不利於潛艦相關技術的扎根。

不同於槍、砲等單兵武器,或是飛彈等自動武器系統,潛艦、水面艦與飛機等屬載人的載台,整合面更廣,人坐在載具裡所有危險狀況都要考慮,這必須依靠系統模擬、驗證機制等,保證所有狀況都能處理。系統整合性愈高的產品,價值就愈高。這部分應持續投資,將技術引用、延伸,才能掌握未來載台系統的開發。科技產業「Just basic ,no magic」,要很踏實去做,建造潛艦本體不是最大的問題,但能不能低噪音、高航速、一切狀況都安全?這無法一步到位,要一點一點去達成最終目標。

由於中科院在系統工程發展與管理具備經驗。在潛艦國造上,會持續執行戰鬥管理系統、桅杆系統、聲納系統、武器系統及艦內外通信、鏈路系統及電偵系統等關鍵技術整合及開發;另積極尋求外商合作可能性,以加速建立潛艦國造的自主能量。同時,也會持續結合產官學研的資源,並以策略聯盟與國防供應鏈策略結合民間研製技術,建立民間產製的供應能量,就此帶動國內造船、航太、資訊產業以及周邊機械、材料、電機等相關廠商的成長。

國防產業成功 關鍵在有效通路
問:國防產業要進一步發展,除技術層面,也需要拓展國際市場,中科院的具體作為為何?又面臨哪些困難?

答:中科院轉型為行政法人後,不再僅以滿足三軍需求為目標,更將同步與國際競爭,打造「追求卓越,成為具國際競爭力國防科技團隊」的願景,客製化及系統整合是中科院的強項,國際大廠如洛克希德馬丁、雷神等都曾主動邀約洽談合作議題。

不過,競爭力包含產品性能、規格、成本報價及交期等因素,中科院如要產品大量生產,勢必要檢討精進目前的產能裝備與生產線,以回應客戶的需求。以往中科院研製產品常不計代價,但在國際市場必須考慮壓低成本,並讓報價具競爭力,這是中科院的挑戰,也是國內產品供應鏈廠商要共同面對的。

此外。國防產業的市場特性是跨入門檻高、量少、規格高、產品生命週期長。進入市場障礙高,關鍵成功因素在於建立有效通路,要成功行銷單一地區及國家,常需傾聽當地與國家客戶的需求,政治外交的有效協助更有助於建立行銷通路。另為提高產品交運的競爭能力,也需要行政院、國防部相關部會及國貿局等充分支持。

國際市場上,新加坡、土耳其與韓國是很好的例子,他們從無到有,共同點是先從銷售管道做起,再回頭提升技術能量。另外,國防產業市場交易常涉及政府與政府溝通,包括工業合作、技術轉移、在地生產和貸款等,對法務和財務的需求也很高,這部分都是我方還需加強之處。

確保供應鏈製程 建立穿透型查核
問:慶富造船因籌建獵雷艦引發問題,凸顯民間廠商參與國防產業時,國家也面臨如何一方面扶植其產業能力,但又要確保生產品質,中科院在這方面有許多合作經驗,您的看法為何?

答:這是個好問題。外國在這方面的品管要求相當嚴格,制度面也非常完整。尤其國防產業製品不是電子消費品,飛彈做出來要能用到三十年,可靠度、穩定度、維修度都是最高等級,所以程序、步驟、品管、文件可追溯性等,都是最嚴格的,民間廠商若只用一般商品規格來看軍事產品,或只想從裡面獲得蠅頭小利,就容易造成品管不良,這就是供應鏈的管理問題。

以波音公司為例,雖不是政府單位,但這些大公司會在供應商派駐品保員,也設計現場工作清單,品保員還有權力隨時抽檢文件、查看現場工作狀況、人員訓練情形、不能隨便更動機器。他們要求的程度是,只要少一個步驟,就是全賠,試問有哪個廠商受得了?不盯都得盯。要做這些大公司的生意就得靠「管理制度」,否則國防產業將永遠跟不上。

問:如何透過更嚴格或明確制度規章來提升生產文化?

答:依照現行政府採購法,即使是最有利標,恐仍不足以改變品質文化;因為「品質檢驗還沒辦法變成標案的規格」。國外供應商為了保障所有的品質、水準,將一切風險項目都要控管住,希望做到滴水不漏。如果要提升國內產製水準,就得跳脫利潤導向的製造業思維,轉成以產品導向的系統商。

例如美國在國防採購就非常注重供應鏈的管理,不但會盡量注意到所有細節,也建立成熟制度規範,並強制遵循。美國的購案不是發包做完就算了,還會另外雇用一個認證團隊獨立監察設計流程,這就是獨立驗證與認證(IV&V)的精神。這個團隊能找到的問題越多,代表表現越好,但承包公司當然希望被找到的問題越少越好,機制使兩邊相互競爭,也讓製程達到最好效果。

但台灣目前只能做到關鍵點查核,還沒有做到獨立驗證與認證的精神。大型案件需要「獨立驗證與穿透型查核」的做法。

中科院也為此設計,希望包括對於高教機等國造案能遵循不同的路徑,建構穿透型查核制度。每個製程都會派出我們的工程師去查看,甚至進行相關的財務查核。

問:國防產業的研發人才是關鍵因素,對於攬才及留才,中科院的策略與作法為何?

答:中科院經過組織轉型後,藉由人事鬆綁延攬優秀人才,在招募機制上,置重點於三十歲年輕一代,以院內資深核心人力為本,預計以十年期間,透過執行前瞻戰略性科研項目,完成世代傳承。

攬才部分,將採取多元管道方式進行招募,至於特殊優秀研發及管理人才,則採取專案遴選或推薦顧問方式,其薪資採取個別合議;同時,與產學研各界合作,從中挑選頂尖人才後,主動洽談合約及薪酬組合。


此外,囿於國內教育體系缺乏國防科技所需,如推進、火炸藥等特定經驗師資及設備,中科院將持續就四十歲以下的科研人力,擇優保訓國外,循序培訓各階層人才,加速完成技術傳承工作。中科院轉型後也強化敘薪彈性,提升外部競爭力,留住高科技的優秀人才。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海峽論談:美日印澳"鑽石戰略" 臺灣或成隱形盟友?

海峽論談:美日印澳"鑽石戰略" 臺灣或成隱形盟友?    VOA

川普總統的亞洲之行落幕,美國的新印太政策浮現輪廓,美日印澳是否打算用四邊菱形的“鑽石戰略”遏制中國?而位在這枚“海洋之鑽”核心位置的臺灣,在北京的武力威脅下,是否可能成為這個多邊安保構想的隱形盟友?另一方面,在兩岸軍力失衡的情況下,美台之間的雙邊軍事交流不斷升級,今年稍早批准14億美元對台軍售案的川普總統,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明確表示,美國不會終止對台軍售,而川普總統提名的候任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也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支持美台軍艦互訪。此外,美國國會最新的一份報告更建議邀請臺灣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軍事演習。

主持人:方恩格先生您怎麼看川普的印太戰略與安倍的安全鑽石?也有人說川普總統其實並沒有把印太這兩個字升級為戰略,而只是從經貿的角度來強調印太區域,因為他重視經貿更甚於地緣戰略,您怎麼看?

方恩格:我覺得剛剛提到三個關鍵的字,第一,美國會繼續軍售臺灣,這個是一定的。第二點,日美印澳(聯盟)沒有包括臺灣。第三,那麼臺灣會不會變成隱形盟友,其實到目前為止沒有這件事情。

主持人:日本首相安倍的安全鑽石戰略能否復活?的臺灣在這顆海洋之鑽上的位置是否重要?是不是有可能爭取成為美日印澳四邊聯盟或對話機制中的一個隱形盟友呢?

許劍虹:美國和臺灣的軍事合作這幾年都在升級,臺灣的一些飛行員和美軍都有一些雙邊的合作。但是如果延伸到多邊的合作,因為牽扯到了其他的國家,這個就比較敏感了。協力廠商國家的利益和美國不見得一致,萬一他們在和美台軍演的時候把美國和臺灣的一些訊息透露給中國大陸,不見得符合美國的利益。我沒有看到有跡象顯示會變成多邊的合作。隱形盟友的談法可能會比較誇大,但是臺灣和美國的軍事合作都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很快臺灣就要去夏威夷參加一個軍事演習,而且一些私底下的軍事合作也是在升級,可是應該不至於公開到盟友的關係,因為會直接挑戰中共的底線。我相信雙邊的密切關係還是會繼續往下走。如果朝鮮那邊出現問題,美國軍艦可能會以撤僑的名義來臺灣靠港,畢竟日本離臺灣太近,不太安全。如果美國和中共取得一些談判的互信,可能會把臺灣作為一個比較安全的轉運站,就像臺灣在越戰的時候發揮轉運站的作用。

主持人: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6日舉行候任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的提名聽證,薛瑞福說,崛起的中國,是美國要面對的最重大安全挑戰,若他的提名獲國會同意,投資美國的「安全夥伴」如臺灣與新加坡,將是他的優先要務。薛瑞福表示: "中國的崛起,將是美國這一代面臨的最重大的安全挑戰,美國須在面對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中取得勝利,才能實現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打造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願景。" 薛瑞福還說,他作為智庫學者時就認為臺灣在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扮演一定角色。方恩格先生您怎麼看薛瑞福的說法?

方恩格:其實他的說法是早就有的了,前政府也有類似的想法。薛瑞福在小布希當政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政策。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有在支持他的言論,所以他一定會通過並且任命。他是非常熟悉臺灣軍事體系的人,當然這對臺灣是好事。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在他被通過之後,還是要面對美國必須要不僅對日本臺灣,還要對大陸和南海等國家進行更進一步的軍事溝通。所以不一定100%對臺灣好,當然還是要以美國的利益為主。

在薛瑞福的書面證詞中,他特別提到,美國須在與中國有共同利益處尋求合作機會,同時,也要注意中國共產黨對亞洲新安全架構的構想,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在很多方面與美國對區域的期望不一致。此外,薛瑞福在回答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的提問時表示,相較於解放軍的現代化發展,他認為美國目前在對台軍售、以及提供臺灣充足的威懾能力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柯頓參議員繼續追問,解放軍除數量上的成長,是否實質軍力上已有超越臺灣的優勢?薛瑞福回答說: "解放軍在一些領域確實已有優勢,但整體而言,臺灣的軍力在嚇阻及希望能擊退中國入侵上,仍有實質優勢,不過,抗衡北京的入侵及脅迫,臺灣面臨的情況非常危險。"許劍虹先生您怎麼看薛瑞福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不斷有習近平要在任內解決臺灣問題的傳言,華盛頓智庫學者易思安也是薛瑞福在智庫的同事就出書剖析解放軍擬定計畫要在2020年攻打臺灣的可能性?您的分析?

許劍虹:這個首先要看習近平任內要做多久,因為現在很多人認為他可能會做很久。他到底會不會在2020年前攻打臺灣,我個人認為是有點危言聳聽了。因為我覺得不管從軍事上看解放軍有多少優勢,一旦開戰就要面臨很多政治上外交上經濟上的惡果。比方說會引起周邊國家的恐慌,比如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如果大陸突然對臺灣動武,大家會認為大陸是一個不理性的角色。就算美國不以武力回擊,但是大陸在亞洲的整個形象和地位就要受到衝擊。就習近平想要構建的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是不樂觀的。所以我個人不認為會在2020年前對臺灣動武。而且雖然臺灣整體上說不能夠擊敗中國大陸,但是讓中國大陸“斷一隻手”或“斷一隻腳”還是可以的。雖然我們打不到上海,但是對福建來一次攻擊,大陸要多久才可以恢復繁榮?以前中共和國民政府的戰爭中,中共是經濟落後的一方,不用考慮國民建設的問題。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各方面的經濟都超越了臺灣,所以要考慮到底經得起這樣的戰爭。

方恩格:日本提到的美日印澳的聯盟結構下,但是目前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安全問題是北韓的核子武器。短期之內美國會更加關注南韓和日本的安全問題,而不是兩岸問題。


許劍虹:長期以來兩岸的事情都是美國的影響力比較大,其實日本過去在馬英九時代都是比較被邊緣化的角色。這次川普要退出TPP,日本就開始跟進一帶一路,也要推進蔡習會。我想日本是想要突顯自己,並不想被邊緣化,也不想在這個區域內被完全孤立。日本也會擔心川普會不會背棄日本,日本也希望在中間做一些更積極的動作。我個人覺得形成(美日印澳)這樣的戰略是不太樂觀的。

印太戰略強碰一帶一路

印太戰略強碰一帶一路
 2017-11-26 ◎王景弘 自由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的亞洲行,提出「印太戰略」,要與日本、印度、澳洲等民主國家共同衛護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自由與穩定,中國的外圍宣傳不是把它譏為「亞洲再平衡」的翻版,就是說它是針對習近平的一帶一路。

把亞太加上印度洋,成為跨越兩洋的民主國家安全合作,有強碰一帶一路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理由;那也不是川普信口胡言,而是基於國安體系對中國定位的改變而定的策略。

中國是美國戰略競爭者
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特派員潘文(John Pomfret),在川普訪問前寫給習近平的公開信,透露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最近做的結論,認定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並稱這是川普轉向強調與日本關係的原因。

美國態度調整的風向,還有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婉拒先去北京替川普鋪路,而國務卿提勒森和國防部長馬提斯一再宣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是美國的新戰略架構」。

美國重新定位中國,是針對中國國際行為的反應。中國外交已經從鄧小平開始的韜光養晦,走到尋求霸權,而美國寄望中國融入國際體系後,會和平演變到民主與開放的假定,已證明是錯誤與失敗。

中國沒有民主化,反而更壓制,經濟則以國家掌控的企業,用欺騙、不公平、不誠實的手法,仿冒及強奪外資技術,賺取大量外匯,用於建軍,企圖打破戰後國際秩序,尋求霸權。

習一帶一路 尋求外交霸權
亞太地區戰後國際秩序,最重要的有二:美日安保條約,日本不重新武裝,由美國保障日本安全,及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澎及南海諸島主權,法律地位未做處理。美國主張依國際法維持穩定局面及尋求和平解決。

但中國的建軍目的與宣傳,都在強調建構反介入與拒阻能力,明顯是針對美國,要逼美國放棄維持西太平洋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承諾;它更把南海所佔島嶼軍事化,企圖把它當中國內海,挑戰開放與航行自由。

國務卿提勒森指中國的作為損害依法律基礎建構的穩定,其實就是指中國在尋求地區霸權,公然違反美、中「上海公報」的反霸條款,而這個條款是毛澤東與周恩來堅持列入。

中國在南海搞軍事化,干擾航行自由,加上它海線的所謂「一路」,凸顯印太戰略結合兩洋四個民主、海權/陸權國家,從海上約制和圍堵中國霸權意圖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東拼西湊,被指不透明、不確定與高風險,其實是搞中國主導的「開發銀行」,對高風險地區的鐵路、公路、水壩、發電廠、港口等基礎建設提供融資,藉此輸出過剩產品與設備,並由國企包攬工程,增加中國影響力。

美日印澳 牽制中國海線「一路」
「一帶」陸路經過中亞、中東極度不穩定地區,挫敗風險極高,美國並不在乎;印太戰略重點在牽制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非洲以至威尼斯的海線「一路」。中國想在這一路投資興建港口、碼頭當備用轉運基地,防麻六甲海峽被封鎖。

中國在本質上還是陸權國家,深水海軍還在起步,要在兩洋突破四個海權/陸權國家的牽制,明顯處於劣勢。川普結合印太國家,擴大包抄中國勢力的擴張,並堅持「公平互惠貿易,不容任何國家以欺騙方式獲利」,雙管齊下,正是針對中國的軟肋,挑戰中國崛起的假象。

狂吹中國「崛起」,取代美國之勢不可當的論調,主要出自中國狂熱民族主義媒體,和台灣的國民黨與統派媒體。如果中國前景如此美好,香港富豪李嘉誠何必落跑,鴻海郭台銘何必加緊投資美國,中國有錢有勢者何必忙於移民和向外轉投資,陳由豪何必設法要出走菲律賓?

真正摸清中國行情的人,對中國「崛起」的可持續性都打一個大問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承認,在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金融還處於一個「風險易發高發期。」

與王岐山交好的美國前財政部長柏遜(Henry Paulson)坦言,習近平面臨的經濟風險包括過度依賴舉債以融資成長;國企失敗;整個工業生產能量過度;如不開放市場,可能被美國及其他國家排斥。

靠不公平貿易及舉債建立的脆弱經濟,要面對美國公平互惠貿易的要求,並在兩洋應付美、日、印、澳的挑戰,其結果可能像蘇聯不堪太空軍備競賽而陷入崩盤的危機。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酒界奧林匹克大賽 台灣酒廠首奪世界冠軍

酒界奧林匹克大賽 台灣酒廠首奪世界冠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2017/11/22 15:18 Now News


▲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與來自全球九十多國的烈酒酒廠一起評比,榮獲最高殊榮。(圖/公關照片)

台灣之光!本月15日,金車噶瑪蘭酒廠於英國倫敦再次刷新世界冠軍的鍍金傳奇。被譽為「酒界奧林匹克大賽」的IWSC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Competition, IWSC),來自台灣的噶瑪蘭酒廠,贏過來自全世界近八十多個國家的所有烈酒酒廠,抱回最高殊榮「世界年度蒸餾酒廠冠軍獎盃(Distiller of the Year)」,成為亞洲首座、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奪下此世界冠軍頭銜的酒廠,寫下烈酒界的全新歷史。

業界公認最具權威的IWSC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每年11月於倫敦市政廳舉行的頒獎晚宴,有「酒界奧斯卡頒獎典禮」之美譽。今年噶瑪蘭酒廠,深獲評審們青睞,以黑馬之姿贏過全世界的各個烈酒酒廠 (包括琴酒、伏特加、白蘭地、蘭姆酒、利口酒、威士忌等酒廠) ,於九十幾國的激烈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勇奪最大獎「世界年度蒸餾酒廠冠軍獎盃(Distiller of the Year)」,躍升全球所有烈酒酒廠之上、榮登世界頂尖的殊榮寶座!


同時,噶瑪蘭酒廠也於世界威士忌類別中獲得「世界威士忌年度酒廠冠軍獎盃(Worldwide Whiskey Producer Of The Year)」,這是金車噶瑪蘭酒廠七年內6度拿下此榮耀。而今年七月甫公布的酒款得獎名單,「噶瑪蘭經典獨奏波本桶威士忌原酒」,也贏得世界威士忌酒款中的最高分,拿下2017世界威士忌冠軍獎盃(Worldwide Whiskey Trophy)。噶瑪蘭不只讓世界看見台灣,更不停刷新獲獎紀錄,屢創奪冠巔峰。


英國的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Competition, IWSC)創立於1969年,是業界歷史最悠久及最具威望的國際烈酒賽事。金車噶瑪蘭酒廠至今已於各大國際烈酒競賽中,累積超過250面以上金牌,囊括6IWSC年度最佳蒸餾酒廠冠軍(201120122013201520162017)2015SFWSC最佳蒸餾酒廠獎、2015 WWA世界年度最佳創新品牌獎,以及兩座WWA威士忌風雲象徵獎之最佳人氣酒廠獎(20112013),噶瑪蘭已經向世界證明,來自台灣的威士忌酒廠實力。

台灣經濟的兩帖處方︰鬆綁與創新

社論》台灣經濟的兩帖處方︰鬆綁與創新
2017-11-23 06:00  自由時報

台灣經濟陷入低潮,今年似有脫離谷底、反轉回升的跡象,研究單位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二.五%,表現亮眼,令人欣慰。然而,今年的成長動能大多來自蘋果手機熱銷與全球貿易增長的激勵,亦即外部需求的強勁拉抬,內部需求依然疲弱,因此多數民眾對經濟復甦顯得無感,低薪與所得停滯依舊是普遍現象,必須徹底根治翻轉,台灣經濟始有奮起的希望。

台灣經濟再起的前提,乃是產業結構順利轉型,以及扶植新創產業迎戰全球勁敵,若只依賴原有低毛率的產業,將會被殘酷的市場淘汰。未來全球的主流新興產業,目前看來趨勢為︰人工智慧、自動化、綠能、電動車、自駕車、大數據、生技、電商、社群網站等。小英政府揭櫫的「五+二產業」,大抵抓住正確方向,但是如何落實,重點在鬆綁與創新,也就是打破舊有成規、制度與法令的束縛,既鬆綁除弊甚於興利的偏執,更鼓勵企業勇於創新,充分發揮研發的能量,方可建立新產業的聚落,擁有先進的科技與競爭力。

其實,創新與鬆綁是一體兩面,產業意圖創新,就必須擁有實驗與容忍犯錯的空間,若是法規制度依舊墨守成規,無法容納新的做法與構想,創新必然遭到扼殺。然而,台灣本身的法令制度一向重視穩定,抗拒變遷,堪稱超穩定結構,缺乏新生事務萌生的土壤;尤其,一旦舊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甚至成為進步的絆腳石,若要推動改革,常常也是瞻前顧後、步履蹣跚,無法邁開腳步,大膽向前行。其中的兩大癥結是︰圖利與反商情結作祟。圖利的緊箍咒,讓一些土地開發案、BOT、公共工程標案、產業獎勵與官方資源挹注,在在綁手綁腳,無法吸引廠商投資,導致國內公共建設的延宕落後。同樣的,指控偏袒資方的反商情結瀰漫,亦使得政黨憂心被抹黑,投鼠忌器,導致法案無法鬆綁,反而設定了嚴苛的規定。這些是台灣經濟向上提升的重大路障。

易言之,無法鬆綁,給予產業彈性,就缺乏創新。偏偏台灣充斥以圖利與偏袒資方之名反對鬆綁的濃厚氛圍,現在審議中的勞基法再修正,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勞基法上波修法,在民粹壓力下加入一例一休、七休一等嚴苛條文,不管百工百業的不同工作型態,一體適用所有產業。結果,一例一休等條文既無法適用於生產線之外的服務業,更阻礙了二十一世紀新創產業的發展,因此在施行並引起反彈之後,再修正乃是不得不然的舉措。遺憾的是,部分政治人物明知勞基法朝鬆綁方向修法,實為正確的做法,卻依然以選票做為考量,或批再修正將使台灣倒退三十年,或進行議事抗爭,大作政治秀,強力阻擾台灣產業的鬆綁與創新。
其實,當前勞基法已不適用於產業發展,二十一世紀更是數位產業與網路當道的年代,人工智慧、大數據、自駕車與自動化生產等漸趨成熟,台灣還在討論如何用一部以舊工廠法為本的勞基法來規範所有勞工,簡直是荒謬離譜,不知今夕是何夕!如果美國制定了一部美稱保障勞工權益的台版勞基法,壓縮了創新與彈性,則當前引領全球科技產業風騷的矽谷與美國科技五巨頭「FAAMG」—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和Google,能否還有今日的盛況?令人存疑。


其實,勞基法如何修正只是小節,掌握彈性、鬆綁的精神,才是推動進步的要義。這次修法根本不是為了壓榨或剝削勞工權益,只是要給予產業更大的彈性與鬆綁,方便其生產作業,強化競爭力,也獲得六成民意的支持,合法性與正當性無庸置疑。可嘆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勞運份子與學者或囿於意識形態,或意圖拉攏特定選票,仍然不斷作秀,進行無謂的抗爭,看似悲壯,實質上卻成為阻擋台灣進步的攔路虎而不自知。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學者:協助臺灣突破中國封鎖是美國利益所在

學者:協助臺灣突破中國封鎖是美國利益所在

臺灣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推出新南向政策加強與東盟及南亞國家的連結,目標在於使臺灣市場多元化、減輕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儘管專家說,這個政策的效果已經逐漸浮現,但中國依然是新南向政策的最大干擾因素。

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與中國海國圖智研究院(Intellisia Institute)上星期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臺灣新南向政策的競合關係舉行研討會。

全球臺灣研究所執行主任蕭良其(Russell Hsiao)說,這兩個政策屬性不同,不應放在一起討論,臺灣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主要是為了加強與區域的經濟連結、臺灣人口結構需求,以及為轉移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實施一年多來,臺灣與新南向目標國的貿易往來、遊客數量、教育文化交流方面已經可以從政府的統計中看到具體成果。

不過蕭良其也說,從過去李登輝、陳水扁一直到現在的蔡英文政府,臺灣推動南向政策都是為了要突破中國的政治及經濟封鎖,到現在即便這個政策已經成為臺灣的發展方向,但中國的硬實力仍然是臺灣以人文交流為主的軟實力面對的最主要挑戰。

蕭良其說:“很明顯的,中國因素仍然是臺灣新南向政策是否成功的主要干擾因素。北京反對任何可能讓臺灣政府具有正當性的作為,廣泛而言就是針對民進黨政府北京在阻撓這個政策,它正在警告那些國家,不要支持這個新南向政策。”

澳門大學全球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王建偉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過,“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促進中國與區域的經濟連結而非出於地緣政治考量,因此一帶一路與新南向政策沒有衝突,兩者之間反而有互補性。

他說,以中國和臺灣在經濟規模上的差距,臺灣與新南向國家發展關係並不會對北京構成挑戰,但是目前台海兩岸關係不佳,如果北京真要對臺灣施壓將是輕而易舉,蔡政府若想要新南向政策成功,兩岸政策的改善才是關鍵。

王建偉說:“如果兩岸關係好,我認為中國不會做任何事來阻礙臺灣的新南向政策。如果兩岸關係轉為更加對抗,中國可能會採取一些動作來阻止新南向政策的推動。”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Walter Lohman)則表示,蔡英文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是希望突破中國的國際封鎖和孤立,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美國也希望看到這個政策能夠成功,因為臺灣的經濟活力是美國利益所在,美國不希望看到臺灣失去國際連結,因此會全力支持臺灣維持高度自主(remain autonomous),不受北京的打壓。

洛曼說:“為什麼這個政策很重要?我認為從美國的角度來說,臺灣的自治(autonomy)對美國有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臺灣人民以自主、民主方式決定他們與中國的政治關係,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認為美國會尊重那個決定。不過直到那一刻來到之前,美國的利益所在是協助臺灣維持自治、某種事實上的自治。我們的利益是確保這種自治保持完好。”

洛曼也表示,美國可以在區域事務上協助臺灣擴大國際能見度,例如在雙邊的《全球合作訓練架構》(GCTF)下,美台雙方已經在數位經濟、人道救援防災、女性賦權、國際疫情防治與公共衛生等全球議題上舉行過多次合作,而在才結束的亞太經合會中,美國在十多個成員中選擇臺灣作為與美國、澳大利亞合作夥伴,成立女性賦權子基金,就是要讓臺灣有其他選項可以不被中國打壓。

根據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最新統計,今年頭十個月臺灣政府核准對新南向國家投資的金額將近35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99.51%,主要投資國家前幾名是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尼;而新南向國家到臺灣投資的金額為23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2.85%,主要投資國為馬來西亞、印度、印尼及新加坡。


在投資審議會星期一發佈的同一個統計中,今年110月中國到臺灣投資的累計金額為18千萬美元,與去年相較同比減少16.87%;而今年頭十個月臺灣到中國投資的金額為685千萬美元,較去年同比減少7.95%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澄社評論)合法搞台獨

(澄社評論)合法搞台獨
2017-11-20 06:00 黃居正 自由時報

加泰隆尼亞議會與伊拉克境內庫德族宣布獨立建國,不但遭到歐美大國冷回應,加省自治政府主席與高層還因此被依叛亂罪通緝流亡,庫德族油田據點基爾庫克省也被伊拉克政府軍攻陷。對此發展,台灣統派當然額手稱慶,就連部分綠營跳樑高手也跟著唱滖,警告大家不要亂(搞台)獨。難道一國境內人民公投片面宣布獨立建國不合法,要如此受譴責唾棄?

片面宣布獨立是合法的。聯合國早在一九九五年紀念成立五十週年決議文中就已明白指出,受差別待遇的特定人群,有權自所居國家分離而獨立。國際法院二○一○年關於科索沃的諮詢意見更進一步表示,片面宣告獨立完全合法;即便行使「分離權」會造成國家分裂,也不違反聯大二六二五號尊重領土完整之決議。唯一的限制是,其他國家不可以直接幫助獨立,且獨立的手段不能違反國際人道法,譬如當年在塞爾維亞進行的種族清洗。這也解釋了雖然部分國家不表支持,但聯大與安理會都不會聲稱加泰隆尼亞或庫德族的公投獨立違法。

相對的,多數國際法學家都認為,「中華民國」在台灣不斷用電台訪問、入聯假動作、扮演貴賓狗等情境主義手段所宣示的主權獨立,因為沒有正式向世界宣告自己有別於、且願意被承認為獨立於「一個中國」,反而欠缺合法性。最好的證據,就是二○○八年二月十九日「中華民國」曾試圖承認片面宣告獨立之科索沃,卻被斷然拒絕,理由不是礙於中國阻撓,而是「中華民國」自己根本尚未合法獨立,如何有能力承認人家?於今重讀當年外交部大讚人民獨立自決為神聖權利之賀詞,備感今夕何夕。

繼續作個自認聰明、用嘴巴拚經濟的迦太基人,就真的不必付出代價嗎?對內對外自貶為中華台北朝貢區、聯手軍警黑道打壓台獨言論自由、為了派爪耙子頭去APEC與習大自然互動不惜推遲轉型正義,也都罷了,維持這種非國家、不獨立的現狀,還終將剝奪聯大三三一四號決議禁止之「侵略行為」適用於台灣的機會:「一個國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與政治獨立」,鋪下被中國合法併吞的不歸路。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英國脫歐的意外與命運

英國脫歐的意外與命運
 2017-11-20 ●歐陽書劍 自由時報

大環境的自然演變,有時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結果,就像部分企業不知為何生為何滅;英國公投脫歐後,經濟表現反而亮眼,即使脫歐談判沒有實質進展,可是金融市場的反應強度卻在遞減。公投結果即使是意外,英國的命運也並不完全悲觀。

英國在二○一六年六月廿三日脫歐公投後,英鎊連續二個交易日劇貶,兌美元下跌十%以上,後來還一度創下三十餘年的新低,隨著今年三月英國正式向歐盟提出脫歐意願,持續在低點徘徊;不少人認為,英國將走向衰退的命運,未來迎接英國人民的,將如暴風雪來臨時的淒涼冬日,而英國人也將痛苦地舔舐無知的傷口。

對英國前景的灰色預期,並非來自直覺,英國官方版本的脫歐影響報告,一條條明列了脫歐的負面經濟效果,結論是估計經濟成長率會因此減少的百分比;而反脫歐的經濟學家,看到的脫歐背後,就是自由貿易的逆流、歐洲經濟整合的退卻、是英國將在歐盟外獨自徘徊的孤立。

不得不佩服英國這一老牌民主國家,即使脫歐公投的正反差距極小,公投後的抗議聲極大,又有知識份子的大力疾呼,曾被認為個人立場反脫歐的現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就任後仍然忠實地依照公投結果推動脫歐。

更令人意外的是,今年九月,歐盟廿八國的平均失業率還維持在七.五%,英國早已下降至四.三%,表現不僅優於金融海嘯或脫歐公投之前,也創下四十二年的新低,甚至一度成為七大工業國的領頭羊,經濟成長名列前茅,今年以來股市更頻創歷史新高。

英國經濟的強勁表現,源自許多方面,但不管是脫歐的支持者或是反對者,都同意脫歐是重要原因。贊成者認為,未來經濟政策因此不受歐盟約束、消費信心提高,反對者則認為英鎊大貶有助出口。不管理由何在,英國脫歐的立即總體經濟效應,並不如官方或反脫歐者所說的那麼可怕。

企業對脫歐一向反應強烈,金融業尤是如此,經常放出從倫敦遷往歐陸的出走訊息,不過,揚言撤出四千員工的德意志銀行,最近卻傳出簽下倫敦辦公大樓廿五年的新租賃合約,大舉撤離的計畫或許未變,可是顯然不完全看壞英國的未來。

英國脫歐不是與歐盟宣戰,不是分裂或切割,反而像是自願的解散,更像藕斷絲連的分離,因此才有新關係的談判。過去一年多來,英國民心雖大受影響,但經濟自有其問題與契機,並未因而衰退或向榮,就像英國的經濟成長最近走緩,同樣地,並非完全源於脫歐的恐懼,英國生產力成長速度在七大工業國中排在倒數第二,已不只是警訊。

分手從來不是易事,英國與歐盟的離婚談判依然持續,但進展不多,歐盟要求先確定英國同意繳交過去承諾的預算金額,英國則希望將未來的經貿關係一起談清楚,雙方都肩負大眾的期待,目前未成定數,但理性的人總是能把握住改變的節奏,隨機會調整個人的行為與行動,正常的企業與政府決策者,也應如此。英歐二○一九年三月的舊關係截止日,即使談不出新結果,在民意壓力下,有新方案的機會應該比較大。

應變計畫當然要有,任何負責任的政府與企業對風險都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英國脫歐這麼重大的事件,可是,社會現實是自然演變的結果,在談判過程中,勢必會融入新情勢。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

「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
2017-11-19 ◎王美琇 自由時報

國家利益來自國家認同。

我們必須先知道我們是誰,才會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麼。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

「台灣人認同」不是理所當然存在,也不是與生俱來,這幾年,開始出現了緩慢衰退的跡象。在新聞的流動中,其實已經浮現若干值得警覺的線索。包括土生土長高雄人成為中共十九大黨代表;太陽花獨派學生赴中國就業;共諜事件頻傳;中國加碼拉攏台灣年輕人和創業家、福建省宣布招募千名台灣教師等。更怵目驚心的是,一個長期觀測認同趨勢的民調,測出了令人冒冷汗的警訊。

根據政大民調中心對台灣人認同所做的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從二○一四年的最高點六十.六%降至二○一七年的五十六%;而「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則從二○一四年的歷史最低點三十二.五%上升至二○一七年的三十六.六%。換句話說,過去四年間,台灣人認同衰退了四個百分點。

嚴肅面對認同流失
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因當然是馬英九的傾中政策和統派媒體的推波助瀾,讓中國因素躍升成為顯性,而台灣主體意識退居隱性。然而弔詭的是,二○一六年蔡執政一年半以來,台灣人認同竟然不進反退?其中因素就值得探討。

首先,蔡總統就任時宣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其實就預言了蔡政權和民進黨會往「中華民國體制」積極靠攏。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始終缺乏向人民訴說歷史真相的勇氣和實踐,不斷退化到「一中法統」的中華民國憲法和體制,最後只是讓台灣社會更加模糊化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區隔。也就是說,蔡政權和民進黨不斷合理化、合法化中華民國體制,同時,在台灣認同的國族建構工程又顯得漫不經心和怠惰,一進一退之下,該如何期待「台灣人認同」會與日俱增呢?

再者,蔡政府相關部會和民進黨各縣市政府,對台灣國族認同的建構工程不夠積極任事。拚經濟很重要,但是讓台灣認同極大化形成「台灣熱」,才能成為壯大社會動能的驅動引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將宣揚「台灣認同和認識鄉土」視為「堆柴火」的國族認同運動,人民自然會在「堆柴火」的集體氛圍中找到自己鄉土的特色和創造力,以及自我的價值和信心,進而成為產業再造與區域再生的動能。這是一種從在地文化、國族信心到創新經濟的路徑圖,各國都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台灣人認同的歷史軌跡
當蔡總統和民進黨以趨近中華民國體制的維持現狀,企圖維持某種看似團結的假象,事實上不但沒有化解島上的兩極衝突,甚至讓「台灣人認同」呈現隱形化和緩步退化的現象,令人擔憂。

試問:如果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在一中法統的中華民國體制內論輸贏,這兩個黨的差別在哪裡?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是「中國認同」的兄弟黨,和台灣土地格格不入,民進黨的「台灣認同」主張何以不敢大張旗鼓地去訴說、去建構?國家正常化的國家論述和實踐為何必須遮遮掩掩?民進黨已經被國民黨逼退到「中華民國」的論述窘境,這難道是一種民主進步嗎?

再強調一次,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台灣歷經多次殖民統治,特別是日本和中國國民黨的殖民統治,都讓台灣人認同陷入嚴重的錯亂。雖然民主化二十多年了,但是台灣人認同依然不夠強韌。

根據陳翠蓮教授的研究指出,「台灣人認同」的第一次覺醒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一九二○年代;戰後歷經中國國民黨的「再殖民」威權統治之後,台灣人再次受到極大的扭曲和傷害,同時也讓台灣人深刻體認到外來政權的不可信賴,最終覺悟必須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此時台灣人的國族意識才終於開始形成。這是第二波「台灣人認同」的覺醒運動,最終促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政治民主化運動。

然而,中國國民黨在台灣超過一甲子的「再殖民統治」,透過文化傳播和教育等手段企圖將台灣人改造成為中國人,這種影響既深且遠,造成中國人認同與台灣人認同的雙重矛盾糾纏至今,成為國家認同錯亂的肇因,也成為台灣要邁向正常國家的最大阻礙。

認同建構不是請客吃飯
台灣人認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國族認同的建構不是請客吃飯,民進黨的政治菁英們如果想的只是「下一次選舉」而忽視建構台灣人認同的基樁工程,到頭來這種搖擺狗政治恐怕會慘遭唾棄,也會讓台灣陷入更深層的危機。

台灣人認同也絕對不是與生俱來,這是一種動態前進的建構發展。誠如杭亭頓所言「單靠意識形態或公民意識無法長久凝聚一個民族;除了意識形態,還需要更濃厚的要素來加以支撐,諸如共同情感、歷史記憶、語言和文化等。」

國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建構,需要我們去重視它、推動它、豐富它,年輕世代才會找到立足台灣的熱情,以及做為一個台灣人的驕傲;不重視它,認同就會宛如海水悄悄退潮;然後,等著被中國磁吸。蔡政府務必警覺、警覺、再警覺!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