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蘋論:川習會簽第四公報嗎?

蘋論:川習會簽第四公報嗎?
20171025    蘋果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18日前往中國進行國是訪問。台灣關切的是美中是否簽署「第四公報」。如果簽署「第四公報」,將對台灣產生嚴重的傷害。

台對美保證失信心
回顧三個公報的歷史,使台灣充滿遭背叛、出賣和被當作籌碼的沉痛情緒。1971年季辛吉密訪中國,鋪陳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前往北京的道路。1972年尼克森訪中,與毛周簽署《上海公報》,震驚台灣及世界。1979年當時美國總統卡特與中國簽署《建交公報》,完全屈服於毛周要求美國對台政策的三部曲:廢(《台美協防條約》)、斷(邦交)、撤(美軍從台灣撤出),重創台灣。1982年,當時美國總統雷根被親中的國務卿海格矇蔽,糊裡糊塗簽下《八一七公報》,內容竟規定美國售台武器不超出上一次的規模,且逐年減少乃至全面終止。雖然雷根發現後炒了海格的魷魚,並發表對台灣的「六項保證」,但傷害已經造成。
台灣因此對美國的保證失去信心。每次美國要與中國進行政治性的晤談,台灣的焦慮溢於言表,一再要求美方保證不會在祕密外交中出賣台灣。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多次遭背叛有陰影
最擅長出賣朋友的季辛吉,每年從中國那裡領取鉅額的公關遊說費用,在川普上台後向他請益外交事務時,主張為鞏固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美中關係必須「共同進化」,所以美中有必要簽署「第四公報」,以確立未來50年關係的性質;而國務卿提勒森也曾表示,美中關係正處於轉捩點,未來50年該如何界定,是雙方廣泛討論的話題。儘管白宮資深官員保證外傳「第四公報」的謠言沒有根據,但是台灣顯然不放心。尼克森與季辛吉在簽署《上海公報》前曾欺騙台灣不會傷害台灣;卡特在《建交公報》簽署前也欺騙台灣不會與中國建交。台灣官方對川習會不放心,曾對美方明確表達「三不」:不要以台灣為籌碼、不要犧牲台美關係、不要有任何意外。台灣之所以如此焦慮就是因為遭美國背叛多次的陰影效應,尤其是信仰祕密外交的季辛吉幕後操盤,更使台灣如坐針氈。

對台安全從未承諾

若有「第四公報」,最危險的情境是:美國放手任由中國處置台灣,或由中美共管台海。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對台灣安全從未表示關切,更沒有任何承諾。如果川普此行沒有出賣台灣,那麼台灣才有對他產生信心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